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

元素週期表之背與不背

     第三冊最後一個單元,也是化學的開始,難免會出現你背了沒到底要背多少?真的要背?

今年有導師協助,找了網路上的資料這一篇『元素週期表空白考卷分享』在FB上跟大家分享,結果幾位學有專精的大神來分享趣味的觀點,節錄如下:

記者大大:這讓我想到以前考元素表我都直接放棄,單純背誦的事我不擅長,背誦的時間我拿來讀別科更有效益,也計算著,段考或大考,考的機率能有幾分呢?理化的失分,我從別科補回來就好,是否很早就看破人生。

        

2023年10月5日 星期四

速率與加速度的實作

     2023,關於速率部分的實作,課本上為探索活動,不列入正規實驗中,先讓學生以手拉滑車,進行等速率與有加速度的運動,降低學生對於舊有實驗的難度,直接聚焦在討論紙帶上兩點間的變化。搭配的例題也是呈現紙帶的時間、運動情形。在我的觀察中,不少學生不知道兩點間的時間是相同的,因為這樣我喜歡(1)的問法。原先在2-2牛二的滑車實驗,目前的章節中取消撰寫。

K版,1-4



        思考著怎樣能讓學生好好藉由實作感受速率與加速度的概念?  加上過去使用人體打點計時器的經驗,開始今年的做法嘗試:

1.讓學生a當打點計時器,學生b當滑車拉紙帶,作出等速、變快、變慢三種運動
人體打點計時器實作中,紙帶為A3紙裁切

打完的紙帶-1
紙帶-2




2.使用節拍器「校正」學生a的穩定度,重複步驟1
用來調控"超慢跑"節奏的調音器,也讓學生們的頻率一致




3.使用打點計時器取代學生a,重複步驟1
使用110年的K版電子書說明操作步驟



4.使用砝碼取代學生b,重複步驟1

5.分析紙帶數據
使用110年的K版電子書說明



6.使用彈珠、軌道、測速器,做出水平彈珠、高處下滑、更下滑高速

以壓線條當作軌道,左右一定距離的兩端擺放測速器

將彈珠由右邊彈至左邊,兩邊的測速器可觀察到數據的不同

因為手邊的測速起僅有兩台,用投影方式呈現演示的歷程





2023年8月17日 星期四

迴力車

     暑期的尾聲,想讓學生有些動手做,憑空發想並完成一個作品的探討,加上學生桌上出現了"迴力車"(canva 在這),因而開啟這個課程

        先從汽車的歷史,開始認識汽車的發展

汽車的歷史

      再聽汽車的聲音,也介紹一些科學名詞,如0-100所代表的意義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進入主角-迴力車,討論車的定義、迴力車的定義
       設定的目標:能做出一台車,它能夠往後拉然後就會往前
       進階的目標:如何能夠更遠?


       可以參考 NHK ,對於迴力車有更進一步的認識

 
上、中為學生創意,下為我的作品






        
學生作品後側

學生作品前側





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

神秘的恐龍

 



     暑期課程-末章 "神秘的恐龍"

  •       進教室後,讓學生觀察手上的教具:木棍上綁上三隻恐龍
  •       操作走到其中一位學生面前,說明恐龍會感應到今天的運勢,位置越高的恐龍如果有激烈的搖動表示"運勢愈佳",並反覆的驗證(再現性)。
  •        請學生寫下觀察到的現象,猜測可能的科學原理。
  •        發下材料:棉線、氣球棍、螺帽/亦可用學生個人的器材綁住
  •        讓學生實作五分鐘,同時也開放學生前來觀察老師的教具。
  •        使用3C載具搜尋資訊5分鐘,並將蒐集的資訊紀錄在筆記中。
      播放:NHK影片,在過程中協助記錄"關鍵字",或者引導學生紀錄影片中要點





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

2023 理化第一章

 今年,嘗試 "先不要" 進入實驗室,直接1-1 也就是基本測量。

 使用器材:尺、棉線、CD、一元(台/日)、A4紙

CD A4紙 台幣一元/日幣一元

  活動一 白紙的測量

    讓學生猜想A4紙的寬與長為多少公分,再讓他們思考厚度怎麼量測。

    再讓學生進行測量,也觀察A4與A3 A2 A1 A0之間的關係

    過程中導入"A4只能折八次?" 增加趣味度。


活動二 鯨魚的測量

      直接偷學酉鎮老師的招式(連學習單都有了)

      讓學生有估計值的概念。


       活動三 猜年紀

        這是個考驗,讓學生猜測老師的年紀,一個人猜一個數字,將數據寫的黑板上,

        之後利用年紀太大->退休了,年紀太小->不可能當老師,等方式去除兩端的數

         字,再取平均->導入平均值的概念。並說出真實年紀計算誤差。


         活動四 量CD

          每組給予CD/直尺/A4紙/棉線等材料,讓學生思考怎樣量測CD的直徑

           提問:什麼是直徑? 怎麼找圓心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請學生寫出數值大小/操作方式/利用的原理(可分成數學與科學)


活動五 體積量測

  •            觀察燒杯,紀錄燒杯設計的特別之處
  •            觀察量筒,紀錄量筒設計的特別之處
  •            比較燒杯與量筒的差異
  •            將燒杯內裝20cc的水倒入量筒/將量筒內裝20cc的水倒入燒杯(比較測量的精準度)

          參考 課本
康版課本
        先量固體- 一元
        請學生量測一元的直徑/厚度,再利用圓柱體公式求出體積。
        再用排水法量出一元的體積,比較兩者的差異。

       再量液體- 水
       先練習讓學生能穩定的滴出水滴,讓學生拿滴管將水滴滴在一元上,pk可以放多少滴水滴,穩定後利用排水法在量筒內先裝5cc的水,再滴20滴水,平均後求出一滴水的體積。

活動六 CD與一元
  • 先提問:覺得CD重還是一元重
  • 用手指感受,分別使用左右手的食指,將CD與一元放置上面,感受重量,再將左右手指上的物品交換,感受重量也避免因慣用手原因產生的誤差。
  • 拿出天平,介紹天平的構造、使用方式,進行歸零、測量、讀數。

活動七 看誰比較純

     參考以下教案,並比較台幣與日幣的密度比較接近何者金屬
南版課本


南版課本

南版課本


使用影片清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