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

關於酒精燈



實驗 該怎在安全範圍內進行探索科學?
應該需要多點夥伴一起共備, 讓實驗安全 、讓學生學到
會放在課本中的實驗一定有其必要,才會存在,特別是那些 經典之作
我建議 應該更重視
#做實驗🔬這件事
老師端 事前準備(教案設計 器材準備)
學生端 心態調整(不少小孩把做實驗當作 放風、輕鬆 萬萬不可)
常做多做 多修正,當然安全一定要是首要任務,千萬不要因噎廢食,乾脆不做就絕對安全,那反而是自廢武功 失去身為科學教師的專業
#郭董可以多多幫忙科學教育
但 《我們一起努力》比起 大人物幫忙更重要
🙏拜託

一篇TVBS的報導『國中生實驗釀災住院 郭董霸氣「捐70萬元」盼拋磚引玉

轉PO在臉書上,讓兩位老師參與討論,內容實在精彩,記錄一下

謝謝 高雄民族國小 謝君偉老師 與 麥寮高中 廖酉鎮老師 兩位真的強大!!

君偉老師:
建議全面更換鋼制安全酒精燈,一顆300-400元。玻璃的完全不敢用,年份高、容易裂開,掉落破裂更是大麻煩。

酉鎮老師:
陶瓷頭、銅頭螺紋、全不鏽鋼三種酒精燈我都用過,翻倒、裂開、外面燒起來,也都遇過。至於酒精燈頭炸飛,倒是還沒看過,目前偏好玻璃身銅頭的酒精燈。
請不要誤認我是批評,黑晶爐、電鍋或加熱板,還是會有燙傷或電擊等風險,一個自然老師的養成實在很不容易,走路都會摔倒了何況是進行實驗。
支持子欣老師的想法,應該把酒精燈或其他實驗的風險,甚至藥品的 msds ,直接納入實驗說明。
如果出事就批評老師專業不足,而不從整體制度去預防,只會讓更多老師選擇明哲保身,現況已經是我班上有一半學生國小畢業前,都沒碰過酒精燈


首先,說說個人對於酒精燈操作的課程

1.
要求學生將酒精燈放置於距離桌沿30公分處,並且不得置於課本上,以防拉倒。
2.要求各組學生使用前先檢查,確認酒精量、燈心長度、外觀有無裂痕,有異常的,先拿過來更換。
3.
使用時,打開酒精燈蓋後要用抹布擦一下,避免點火後因為外面的酒精,造成酒精燈燈心以外部份燃燒,進而燒裂。
4.
有異常狀況時,可以以濕毛巾處理,或直接退開,並且請老師處理。

實際操作的練習,則是試過請每一位點火與蓋熄。以及直接在培養皿裝酒精,點火後蓋熄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回到這次新聞事件,新聞中的敘述讓人容易誤認是酒精燈爆開,但實際上添加酒精,勢必開蓋,壓力無法積蓄且酒精燈爆炸力小,不太可能有足夠壓力,學生也都是燒傷,沒有割傷,所以個人認為是老師添加時,在酒精燈蓋未蓋上情況下,被燈芯的火焰引燃用來添加的瓶子,並推出瓶內的酒精,造成類似火焰槍效果,才會如此大範圍燒傷周圍的人,類似下列新聞影片,真要添加,請學生拿到教師桌,用燒杯添加甚至洗瓶,都好過用酒精瓶直接添加。


當然,還是有些要測試的問題

1.
無明火情況下,僅憑三腳架或酒精燈頭餘溫,能否點燃酒精蒸氣?我認為應該不會
2. 那種酒精燈較安全又實用?我認為是銅頭螺紋那種,因為側傾不會倒出酒精,先天上螺紋的氣密不佳,又能讓受熱後內部氣壓能夠排出
3.
能否類似戴維燈的概念,設計安全加酒精的套頭呢?要試試
4.
若內部酒精被點燃,這些少量的酒精,真能因為鎖上銅頭,導致洩壓太慢而炸開酒精燈?我認為酒精燈厚度夠,酒精爆炸力不足以炸開酒精燈
5.
若是因為隔水加熱的酒精不足,直接添加會否引燃酒精蒸氣?這個我認為有可能,但是機會不高,相同的,若是直接用瓶子添加酒精,一被點燃,就變噴火槍了。


 用瓶子直接加酒精的風險
https://youtu.be/-bePz_sCQ9Q
君偉老師:

我都會多備兩顆,沒酒精了直接換,不會在學生處添加。另外光合作用酒精煮葉片,下方加熱,上方葉片泡在酒精中隔水加熱,會造成嚴重燒傷,敝人懷疑:
1.上方是否未隔水加熱

2.添加酒精時的失誤也打翻了正在加熱的酒精


教科書實驗的警語與教師手冊該加註的安全操作方法,真的該列進去了
 學生倒酒精,可能是這個情境,反而倒的人沒事
https://youtu.be/g-z039Zt7R0

智恆老師提出:

可是鋼製的能否看出酒精殘量?

:
鋼製的能否看出酒精殘量?
經驗是使用前,搖一搖,當然酒精的更方便,鋼製的,還分成用棉芯的跟噴射型的,或許因為鋼製噴射型的氣密性好,常常還壓力太多導致酒精外溢。
酒精燈風險相關的實驗,如果網紅胡子大師沒時間搏命演出,我再找時間玩玩,在實驗結果出來前,我還是很難相信酒精能炸開玻璃製酒精燈身

:
看不出來,但是我習慣在使用前才添酒精,不會放著在裡面。我使用銅管內填石棉形式,應該算是噴射型。多備兩顆,學生沒火馬上換,不會在高溫時添酒精。
關於實驗安全
1.
能使用加熱器或電鍋黑晶爐就別用酒精燈
2.酒精燈內不存酒精,實驗前才添加,避免同地存放
3.
會炸開的玻璃酒精燈通常本身有裂縫,另外長時間加熱造成溫度過高也有危險
站在教學者立場,多一份注意少一份危害

看來我們看法有些分歧
不過共同點可以討論
1.
前幾堂課,打火機由我統一管理,要點火,需要我過去。很忙,但是可以防止玩火。
2. 不要在實驗中進行酒精燈燃料的補充,多準備幾個備用的,需要時替換。但是以我的經驗,上課前先加到2/3高,應該不會有中途需要添加燃料的問題。
3.
學生使用酒精燈前,要要求再次確認酒精燈完整無裂痕,使用前要用抹布再擦一下減少外溢的酒精,比較不會一點火就讓外圍燒起來。
4.
酒精燈蓋熄後,因燈蓋內高溫與負壓,會將部份酒精吸入,再次打開時,會造成陶瓷頭外圍有一些酒精,點火就會燒到外圍一些些,不過大多燒個幾秒就沒了。
5.
酒精燈蓋子蓋上後,除非要點火,不然不要打開,剛蓋熄時馬上打開,會覆燃,有時蓋子裡也著火,陶瓷頭的,容易因為開蓋動作被翻起,然後引燃燈內酒精。
6.
我的經驗是,要引燃酒精蒸氣引發爆炸其實沒那麼容易,大多需要明火直接接觸酒精蒸氣,陶瓷頭的酒精燈,很容易忽略尺寸不合或陶瓷頭的破損,出現一些縫隙,銅頭螺紋的,因為用鎖的,比較不會有空隙或開蓋時翻起問題。


:
基本上都是一樣的,國小端點火都由我自己,因為鋼製燈很難點,要用小噴槍點。其他實驗安全大致上相同。

:
跟你看法相左的是
1.
銅管噴射型火力很大,反而容易噴完酒精,我不愛用。
2.
黑晶爐等要拉一條電線的加熱器具,我實在很不愛,卡式爐是實驗的拒絕往來戶,酒精燈算是目前我覺得還可以的。當然可以不要加熱就不要加熱,唾液酵素跟皂化,我都不用加熱方式進行了。
3.不鏽鋼酒精燈,不用時拿到酒精很好,長期泡容易生鏽鏽蝕,玻璃酒精燈,其實酒精放越久越不會燒。酒精燈的火源控管,很重要,控管好打火機,會安全很多,學生要點火,得先問我。
4.
火焰本身的光與熱,是感官體驗的一部分,如果能安全些,就保留酒精燈操作。

鋼製燈,因為要等銅管發熱才能氣化酒精,所以要燒久一些,使用頭比較長那種打火機即可,如果先搖一搖,讓銅管內酒精上來一些,會更快

:
銅管噴射型火力大嗎? 我覺得還好。可能形式不太一樣,另外還有單圈跟雙圈型。另外我們主要授課狀況不太一樣,我主要是國小跟國中生物,唾液、本氏液驗糖分,其實泡熱水就ok。黑晶爐跟電鍋可以在旁邊做長時間集中加熱。就看怎麼操作了!酒精燈、燭火,都可以感受光與熱,這也確實是感受能量的教學重點。當然,安全第一。

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

咖啡課。科學口味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咖啡,一個現代人熟悉不過的飲品,甚至對不少人而言,咖啡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對於天天喝咖啡的我們,到底對於咖啡的認識有多少?抱持著這份好奇心,在直升班的課程中,我們透過科學的角度重新來認識咖啡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首先是觀察,看似相同的咖啡豆,請學生仔細的觀察,並在筆記本中,比較兩顆咖啡豆的差異,記住你手上咖啡豆的模樣,如果它混入一把咖啡豆中,你是否能分辨出來,將它挑出?其次是味覺的感受,將咖啡豆放用口中咀嚼,用人類天生的磨豆機-牙齒咬碎,感受不同層次的風味。甚至在使用手動磨豆機之前都先用手、尺等器具,感受到工具不同也會有省力費力等差異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 
  11月初蘋果日報報導手機大廠apple在徵選產品設計工程師時,對於應徵者提一個問題:

我們有一杯熱咖啡,還有剛從冰箱拿出來的一小罐冰牛奶,室內溫度介於這兩者。何時把牛奶加入咖啡,才能(用最快、最慢或介於中間的時間)得到最冰涼的咖啡?

想像一下,如果你是應試者,你會怎麼回應?
是選擇題的方式: A.一開始就加B.中間的時間加C.最後才加。三選一的回應
或是洋洋灑灑的來個長篇大論?
這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,課堂上似乎沒有教過、也說不出一個標準答案。就是這堂課的起頭-來,泡杯熱咖啡

   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po觀察與定題
為了讓主題更容易聚焦,我們設定有兩種泡法,一杯咖啡泡好立刻加入室溫的牛奶等二十分後再測溫度;一杯咖啡則是泡好後等待二十分鐘再加入室溫的牛奶。確定學生明白問題後,開放討論提醒除了說出「主張」之外,也需要提出「證據」來支持這主張。

  pe計劃與執行
設計一個實驗需要能清楚的分辨操縱變因、找出應變變因並掌握控制變因,才能讓實驗更加的精準,可信任。因此實驗前的規畫相當重要,需要組員充分的討論,盡可能的做妥善的規劃,排除有可能影響數據的錯誤,設計出操作時紀錄數據的表格,並確實的執行。

  pa分析與發現
收集好的數據,取得適當的尺度繪製圖形,觀察圖上的趨勢線分析內部隱藏的訊息,進而發現新的問題,作為下次探討的方向。

pc討論與傳達
製作簡報利用口頭發表組內想法,供全班同學一起討論修正整個發現的過程,並
能找到可能的改進方案。
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   在課程中少了粉筆在黑板上飛舞,取而代之是老師像隻蜜蜂在學生間穿梭著
參與著他們的討論;
在他們安全範圍內出錯時拍照作為解說時的鐵證;
組內面紅耳赤的爭論著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,實驗結果出來時,囂張地說「你看,早就跟你說吧!
本該是測量的溫度計當成了攪拌工具(X)
為了求快速蒐集完數據,不小心溫度計弄斷,卻也意外地發現:課本說溫度計內的液體為酒精,這個是錯誤的說法。

    羅丹說:這世界不缺乏美,而是缺乏發現。網路世代獲得資料的速度相當快速,如何可以正確有效的將資料轉換成資訊,藉由更深入的判斷去面對知識爆炸的世代,是我們的課題,帶著學生們逐步培養面對生活情境的能力,進而形成素養,更是我們首要之務,我們一起來,好好感受生活,好好用心生活,來杯咖啡吧!







2.新北高中鍾曉蘭博士,素養導向課程研習課程

2018年11月3日 星期六

1103探究高雄 上午場

 身為探究計畫的一員,難以避免的就是要交功課-『寫教案』。
 平時的角色是老師,或多或少都會指派學生作業,再被指派作業時,也是有些苦惱的。


莞如老師在開場後第一個問題就是:『在寫教案時,老師們會遇到哪一些困難?
寫下三個,組內討論後,貼在前頭的白板上。
自己覺得『點子發想評量目標』這三個最為困難,想到合適的點子發想,有適度的評量能符合教學的目標。小組討論。
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『偏離探究主題、目標、評量是我們組內討論出的成果

莞如老師引導分類夥伴們主要的困擾有哪些
(相同類別 做分類)

詢問了伙伴,寫教案目的 有 (what)?

寫教案需要留意的部分有?


教學對象、教學的時間、教學的場合

教學的情境、目標
學習任務、評量


與學習單的對應

與審查標準項目的對應

學科學,學這學科的目的是?可以區分成:
學習內容+學習表現(ASK)

po觀察與定題,進行各種有計畫地觀察,進而察覺問題

pe計畫與執行,透過觀察...,設計實驗證明...

具體學習目標的資料 由 吳月鈴老師提供
麗莉老師的筆記


月鈴老師:活動展現的能力,與學到的知識統整在一起,重新描述成為教案
而這次
莞如老師提到可以再加上態度面向。指導句可以是:
1.透過。。。(活動)
2.
能力。。。(做到什麼)
3.
學到。。。(知識+技能)
4.
態度

過往採用 ubd教學設計,根據目標設計教學活動 ->評量 ->目標 ,是種線性關係。
月鈴老師說可以三者來回的
滾動式修正,要參考領綱調整活動,切合課綱為學習者設計教學活動。而評量除了評量 學生的學,也評量著教師的教

評量是教學的檢核方式


超強大的國華老師接手 分享 探究教學的評量

歐美的老人在住院後3-6個月就往生,台灣的時間較長
同樣的論述,有不同方向的解讀
l   -醫生,學生-病患;評量-診斷書

     看完醫生,希望可以安心;看完老師??


澳洲的教師以鼓勵學生為主,找主動的學生
        台灣的教師用詭異的笑容,找到某位『倒楣鬼』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-> 造成心境的不同,對於 學生的態度養成,自信心的培養也會有不同



l   生物課的安排演化遺傳基因分子生物,這樣安排的機制是?
      為何不討論 外星人? 外星人 不是科學課程要討論的內容

l   科學探究活動 轉化為 探究科學
活動需要有手動 hands-on(技能)、腦動minds-on(知識) 、心動 hearts-on(態度)

讓學生建立成就感興趣信心,才會心動


l   科學教育的目標: NRC->NGSS

NGSS更能面對真實的問題情境,建立出『模型
F=ma
,用數學的模式描述科學現象,用更有系統化的思考模式去解決問題
而非單純用試誤法

l   過往: 目標 >達成 >評量(教育即生產及績效)

現在: 主題 >探究 >表現(教育即生成及創造)

l   教育的講求績效、效率的成果~背多分,反覆練習,有知識的學生,可以應付機械式的工作;缺乏創造性、可以創新,如代工工廠與蘋果公司的差異






l   探究教學評量的設計:
          確定核心素養
           擬定學習內容及學習表現
          設計學習及評量的任務
          評定學生學習表現
          反思與改進
l   科學報告,可用於展現論證能力
主張?理由?證據?
l   態度方面的評量採質性評量為主
l   設計學習即評量的任務,符合更有『情境』,讓學生可以進行問題解決
l   二十一世紀的4C能力:溝通互動、批判思考、互助合作、創造。
l   WebQuest: 引言(情境 ) > 任務(步驟說明) > 過程(鷹架) >資源 >評量 >結論
l   評定學習表現

l   NRC 199621世紀更多的科技加入目標改成NGSS

總結of 形成for  as 評量即學習

webQuest
WebQuest 實際上是由「Web」和「Quest」二個字組合而來的,「Web」代表「網路」,「Quest」代表「尋求」、「調查探索」,所以WebQuest 是一種利用網際網路來學習探究的活動(Dodge, 1995


兩種層次的WebQuest
  Dodge所構建的模式有兩種不同層次的WebQuest,即短期探究學習和長期探究學習:
(1)短期WebQuest探究學習指的是1~3節課的單元學習,其主要目標是知識的獲取和整合。
   在短期學習結束後,學生能夠獲得大量有用的新資訊,並獲得探究體驗和感受。
(2)長期WebQuest探究學習的學習目標是擴展和提煉出新的概念,時間在一週到一個月之間。
  一次長期探究學習結束後,學生應該學會分析某一主題的深層知識,學會將知識進行轉換和遷移,並且要求他們提供某些體現他們理解能力的作品,如概念圖、創作、海報、網頁或模型等,以幫助他人進行學習。
WebQuest 是由簡介、任務、過程、資源、評量和結論共六個模組所組成,分述如下(The WebQuest Page at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.  http://webquest.sdsu.edu/webquest.html ):
(1)簡介(Introduction動機與情境引導。
   設計者運用一小段文字或多媒體素材來呈現主題情節 (scenario),說明及介紹問題,或提供內容或議題的背景資訊,並吸引學習者的興趣。假如是角色或情境的探究時,應呈現全部的重要問題。
(2)任務(Task學習任務的描述。
   任務的重點在呈現學習者應該要去做什麼—特別是,整個學習活動應該達到的最高水準,並清晰地描述學習者在活動後應完成的作業或成果。任務的內容應該是有趣的或學生可完成的。
(3)過程(Process探索過程的安排與指引。
   條列式的過程說明學生在活動中應進行的步驟(step-by-step),並就每個步驟向學習者提出了短小而清晰的建議,其中包括將總任務分成若干子任務的策略、對每個學習者要扮演的角色進行描繪等等。
(4)資源(Resources網站連結或資源列表。
   教師提供完成任務所需的有用資訊連結, 這些資訊包括:web超連結、透過E-mail聯繫的專家、網路上的資料庫,當然也包括傳統印刷的書籍和文獻等。此外,教師應對每個資源提供簡單的描述(Hot list),讓學習者可以快速理解,如此可以避免學生在網路空間因盲目地漫遊而迷失,甚至忽略了探究學習的主要目標。這個部分是WebQuest與其他網路探索式學習最大的不同點。
(5)評量(Evaluation說明評分方式。
   WebQuest採用多元的評量方式來評量學生的學習歷程、態度與結果。評量人員既可以是教師,也可以是同學或是家長。另外,根據學習者學習任務的不同,評量表的形式也表現爲書面作業、多媒體創作、網頁、展演發表或其他類型。
   一般而言,評量有兩種模式,第一種模式的重點在於”如何組織現有資訊”,評量形式如繪出主題概念圖、因果分析圖示、完成結構性學習單,將資訊以Powerpoint組織發表......等;第二種模式則強調”學習歷程”,包括自評及互評量表、檔案歷程(portfolio)、教師的觀察筆記、學習歷程錄影....等,透過三角檢測的方法,來對探究學習效果進行可行性的評價。
 (6)結論(Conclusion總結本次學習意義。
   透過總結學習的討論來鼓勵提出問題來反思或補充觀念,對學習問題、過程及成果進行延伸加廣學習的機會,並可運用到實際社區或生活上

參考  網路資料








全場最開心的部分~~品美採購

探究夥伴大集合


後記,看到大考中心的108新課綱與素養命題精進方向的資料中看到 國華老師當日的核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