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

科學人基礎班-開張

 

本日主角-小白盒
        連假時,回到中部 晚餐過後嘴饞😋 加上身為台灣鹹酥雞推廣大使的身分
身體自主的走到熟悉的地方 典哥鹹酥雞 ,點完餐後,發現角落🈶 自取物可以拿取, 還在想這個可以怎麼用? 要拿回家?

老闆說:拿回去就知道啦
心想,在夢台中學到的 #強迫配對

今天,來看看學生可以迸出什麼火花
白色塑膠盒,可以做什麼? 跟科學的關係是什麼


發下學習單 (修改自康橋青山校區),讓學生進行討論發想
請學生藉由手上的小白盒當作實驗器材之一,進行科學研究發想,成果如下:

1.裝水進行氣體爆炸:
         老師解釋爆炸是氣體的快速產生,並以屁和鯨魚爆炸為例,澄清裝水不會產生氣體,反駁了學生關於盒子裝水爆炸的想法。


2.溫度對氣體體積的影響(氣球實驗):
          老師質疑了使用氣球測量體積的困難,以及溫度測量的準確性。


3.關於敲擊盒子測量音量:
          老師推薦使用手機App(phyphox)測量音量,並解釋聲音的三要素(響度、頻率、波形)。同時指出敲擊方式、材質、位置都會影響聲音。 「手機有個好東西。phyphox要自己學它要怎麼使用。」


4.關於小蘇打與白醋反應產生氣體讓盒子彈開:
           老師指出所用盒子不夠密封,且沒有刻度,不易精準測量。 「它沒有那個刻痕。那個螺旋對不對,你要把螺旋彈開,那很不容易啊。」 「這東西的密閉沒有那麼好。這個密閉還比較好,密幣它比較好原因是因為你現在手上的東西兩個都是硬的,兩個都是我可以出錢跟他說塑膠嗎?那但是這個東西一個東西是橡膠,這個是軟的,上面的蓋子是軟的。所以它密閉會比較好。」


5.關於盒子承受壓力的極限: 

         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壓力(力與面積的關係)的影響,並 提及以模型模擬實際情況(例如牙齒受力)的應用價值。 「當你在考慮壓力的時候,其實你知道壓力P等於F除以A嗎?它考慮這兩個。一個是F,F是力量,A是面積,那你如果真的要講到壓力是這個東西…」 思考跟牙齒的關係延伸
 
6.關於滾動(裝膠水): 老師提到有類似扭蛋內裝不同量膠水,觀察滾動方式的實驗。 學生查到的資料

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

ai 陪你閱讀

 


    這學期同事推薦一本書: 第一本黴菌全書

     簡介中提到:


     ▎從基礎到應用,全面解構黴菌世界 ▎
  ● 黴菌是什麼→認識黴菌與其他生物的關聯與區別。
  ● 黴菌的多種樣貌→探索不同類型的黴菌,包含其生長方式、繁殖特性及極端特徵。
  ● 打破黴菌負面印象→解密黴菌在食品、醫療、環保等領域的實際應用,顛覆「黴菌=壞」的成見。
  ● 黴菌的風險與防範→黴菌對人體健康與生活環境的潛在威脅,建立防霉觀念。
  ● 黴菌就在你身邊→教導讀者如何在家中或學校環境中辨認與處理黴菌入侵問題。
  ● 黴菌3D圖鑑→近百種常見黴菌的彩圖與解說,兼具觀察、學習與分類實用價值。
 
  ▎接軌教育現場,教你做中學 ▎
  每章末皆設計延伸提問與概念討論,從知識延伸至思考與應用,加上動手實作活動,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蒐集黴菌樣本、設計小型實驗,到觀察與紀錄分析,讓讀者可以跟著進行一場「黴菌」的科學旅程。

  防霉科技的隱形冠軍「YCM優克美科技暨黴菌研究中心」帶你透過本書,不僅長知識,還長見識,透過一堂學校、課本沒有的生物課,拉近我們與「黴菌」的距離!

本書特色

  ◆一本看懂!第一本最完整黴菌百科:第一本針對「黴菌」的百科全書,打破對黴菌的一知半解,從認識黴菌到日常防霉知識應用,透過本書重新認識「黴菌」。

  ◆一次公開!近百種顯微鏡下黴菌圖鑑:研究室中高倍數顯微鏡下,一窺黴菌的真正樣貌,並從平面變立體,輔以3D模型六種角度完全呈現。

  ◆最接地氣!最佳課外補充教材讀本:教學現場第一線,北一女生物老師親自撰文指導,為中學生物課補充教材提供概念探究與探究實作,參加科展必備。

  ◆AI應用!最新Emma AI導讀服務:掃描每章專屬QR code,即可啟動 Emma AI 導讀服務,快速掌握章節重點,即時回應延伸提問,提供更深度的閱讀體驗。

  
看到關鍵字"AI應用",好好奇應用的方式,於是展開探索:


   目次的內容,就如同一般的書目一樣。



  打開內頁,在每一章的右下角出現"Qr-code"


序章的左頁有說明:導讀小幫手 ,Emma ai導覽服務的介紹,使用時有三步驟

1.安裝 Emma AI,點擊Scan按鈕

2.掃描書中的QR code

3.自動撥放書中的內容。

Emma ai




app的畫面




導讀時的畫面-1



導讀時的畫面-2


導讀的內文

  使用gemini 探索ai導覽說明後,獲得的資訊:

關於《第一本黴菌全書》中的 AI 導覽部分,書中提到這是透過一個名為 Emma AI 的服務來實現。這個設計的主要特色和功能如下:


1. AI 導讀服務

  • 個人化學習體驗:不同於傳統的音頻導覽,這個 AI 導覽旨在提供更互動、更個人化的學習方式。讀者可以透過掃描書中特定章節的 QR Code 來啟動服務。

  • 延伸閱讀與知識補充:AI 導覽不僅會介紹書本的內容,還能提供額外的背景知識、相關案例或有趣的冷知識,讓讀者能更深入地了解該主題。

  • 互動式問答:部分 AI 服務可以與使用者進行對話,例如回答關於黴菌的相關問題,解決閱讀過程中的疑惑,讓學習變得更有趣。


2. 實現方式

  • QR Code 掃描:每一章節或特定單元都配有專屬的 QR Code。讀者使用手機掃描後,會直接連結到 AI 導覽的頁面或應用程式。

  • 整合多媒體內容:AI 導覽可能結合了語音、文字、甚至影片,以多種形式呈現知識,讓學習更生動。


3. 獨特之處

  • 跨領域結合:這本書將傳統的紙本書籍與新興的 AI 技術結合,是出版界的一個創新嘗試。

  • 提升閱讀體驗:這項技術讓讀者不再只是被動地接收資訊,而是可以主動與內容進行互動,大大提升了閱讀的參與度和深度。

總而言之,AI 導覽是《第一本黴菌全書》的一個亮點,它讓這本書從單純的科普讀物,轉變為一個整合了學習、互動與科技的多媒體學習工具


      此外,本書另一個特點也是值得參考:首創3D立體圖鑑:書中收錄了近百種常見黴菌的微觀照片,這些圖鑑是在高倍顯微鏡下拍攝,並透過3D模型技術,從多個角度呈現黴菌的真實樣貌。這讓讀者能更直觀、更立體地觀察到這些微觀生命體的細節,學習過程變得像一場有趣的探索。